从明朝开始,到嘉庆以后海黄急剧减少,且成材速度非常慢,制作大件家具至少需要500年以上的原木。
据了解,上世纪80年代前,海黄曾作为药用消耗了60%以上;上世纪80年代末到2000年国内家具消耗量剧增,所以近十来年所剩的原材料已经濒临枯竭。
海黄的稀缺性已是有目共睹,物以稀为贵为其一。
明清宫苑海黄盛行,将其视为名士生活的一种重要标志。帝王贵胄读书怡情、行乐坐卧无不以它为伴,彰显身份地位。
在现代,不论是高玩收藏家还是投资人,都印证海黄作为传世之品,它的收藏永远不缺市场,而且价值无法估量。
既有“古”之历史年代,又有“今”之稀有之珍贵。作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产物,海黄已成为华夏文明不可或缺的文化因素。
海黄与宗教的缘分是与生俱来的,被认为是唯一能通三界的香气而着称。其坚忍与敦厚,修得百年风霜而立根不动,气味美好,能袪除种种不净。自古以来,就被世界五大宗教共同认同的稀世珍宝。
海黄的价值离不开它的药用性,一直以来被医学界奉为至宝,古今医书都有记载其独特的医药功效。
《本草纲目》:“疗折伤、金疮,止血定痛,消肿生肌.”
《海药本草》:“诸天行时气宅舍怪异,并烧之有验”
《本草汇言》:“治天行疫疠,瘟瘴灾疾。”
《得配本草》:“入血分而降气,治怒气而止血。”
《本草再新》:“治一切表邪,宣五脏郁气,利三焦血热。”
海黄的香味让人上瘾的就是它那只能想象,无法诠释清楚。雨天浓些,晴天较淡,香味缠身,过去很久不时的还会飘来阵阵熟悉的香味,这也是海黄的神秘诱人之处。
鬼脸,鬼眼,狐狸脸,婴儿面,老人头,麦惠纹,虎皮纹,蟹脚纹,蜘蛛脚,山水纹,竹丝纹等纹路都可能出现在海黄上,甚至有些老料少出花纹,这种朦胧又多变也是海黄的魅力。
海黄的质感是一般红木难以比及,其婴儿面般的触感一直让行家与藏家流连忘返。老料则随岁月的沉淀还会形成半透明琥珀质感,温润如玉。且绝大数海黄比较容易打磨出荧光,那是带有紫红色纹路借助光线形成的紫光。